中房报·公司
A+
这份半年报透露了旭辉“持久战”的信号

中国房地产网

2024-08-30 23:22

旭辉集团2.jpg


中房报记者 苗野 北京报道


8月30日晚间,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1亿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正;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49.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40.3亿元,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销售下滑、盈利亏损,是大多数房企2024上半年的真实写照。旭辉交出的这份期中“成绩单”也在意料之中。


旭辉控股方面表示,销售额的减少是由于房地产行业营商环境艰难所致,境内销售及现金回款对本集团财务状况及业务运营至关重要,公司会努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加快销售及现金回款。


在上半年203.1亿元的销售额中,长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及华南地区的合同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9.7%、29%、29% 及12.3%。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合同销售额占比达到87.5%,其中住宅项目的合同销售额占比约73.7%,余下的26.3%来自办公楼和商业项目的销售。


旭辉控股方面认为,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了弱复苏的态势,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定市场,但房价的持续下跌和交易量的萎缩,反映出市场信心不足。在资金链紧张和债务到期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但旭辉不断加强自身综合实力,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致力于确保交付和经营的顺利进行。


据披露,2024年至今,旭辉已交付新房3.5万套,2022年以来已交付新房超24.5万套,位列《2024房地产开发企业交付力TOP20》榜单第8名。


作为保交付的重要保障,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发挥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积极作用。截至8月30日,旭辉在全国已有72个项目入围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其中45个项目已通过融资置换、展期降息等方式改善项目现金流。此外,太原江山云悦、芜湖鎏金印象、乌市学府尚品等5个项目获取新增融资额度批复6.1亿元。


“得益于主管部门的牵头协调及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公司多个项目成功入围‘白名单’并获得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了部分项目公司的资金压力,保障了项目正常的开发建设。”旭辉方面表示,后续,公司将继续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牵引,做好全年保交付和保经营的各项工作。


今年以来,在持续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支持下,房企积极推动债务风险化解并开拓新的经营模式,让市场看到了行业恢复的信心,在房企陆续披露的“成绩单”中,也能看到化债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记者从旭辉方面获悉,2023年至今,旭辉完成境内债展期合计约141亿元。其中,2023年完成4笔境内债展期,合计展期金额约71.8亿元;2024年已完成5笔境内债展期,合计金额69.48亿元,年内已无境内债到期。


在境内债有序展期,换取经营发展空间的同时,旭辉的境外债重组也取得关键突破。


4月29日,旭辉公告境外债务重组全面提案已获债券持有人小组的原则性同意,债券持有人小组的持有人合共持有或控制旭辉优先票据、永续债及可转股债券本金总额约43%。5月27日,旭辉与境外银团协调委员会的磋商取得进一步进展,双方已同意向下一阶段推进,以4月公告公布的条款为基础协商及商定正式的文件。组成协调委员会的贷款银行合共持有旭辉适用债务项下的境外贷款融资本金额约59%。


今年年初,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2024年是旭辉“爬雪山过草地”最难的一年,要努力活下去、站起来。现在,希望或将就在眼前。


截至报告期末,旭辉总资产为2828亿元,净资产572亿元;有息负债总额886亿元,较2023年6月末压降136.6亿元,同比降幅超13%。


在土地储备方面,旭辉总未售货值约2760亿元,一二线城市占比约70%。此外,旭辉还拥有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价值约460亿元的持有物业资产,这些资产底盘都将为旭辉度过行业周期,恢复经营提供了有利支撑。


谈及2024年下半年,旭辉管理层表示,中央层面预计将出台更多去库存和稳市场的政策,地方政府也将持续加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共同发力以稳定市场。这些政策的提振作用将继续发酵,推动成交量稳步回升。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新房成交有望企稳,二手房成交份额也将继续扩大。核心一二线城市成交的企稳将带动全国商品房销售降幅进一步收窄。


“然而,受行业下行、销售和融资不振带来的现金流压力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维持在低位,并处于筑底阶段。”旭辉管理层表示,尽管面临挑战,旭辉会积极做好各类基础工作,持续兑现保交付、保经营的承诺,拿出打“持久战”的毅力,努力跨越这个周期。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旭辉
1
0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